• 欢迎访问四川专升本网!本站为【传爱专升本】旗下门户网站,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专升本政策与资讯,具体专升本考试信息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https://www.sceea.cn/为准。
  • 登录 | 注册
    服务时间
    9:00-24:00
    报考解答
    还在为报考流程
    报名条件发愁?
    微信扫码添加
    发送【地区】+【年级】+【专业】

    (传爱咨考专升本老师为你解答)

    学习交流
   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
    真题福利
    扫码回复【做题】领取
    在线做题
    扫码即可开始刷题
    商务合作
    联系我们
    0791-87688862
    客服
    四川专升本 >专升本试题题库 > 大学语文 > 2024年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点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

    2024年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点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

    2024-02-29 14:58:18    来源:四川专升本    点击: 考生交流群+加入

      【导读】2024年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点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下,四川统招专升本网为考生提供专升本语文考试考点资讯,希望对备考报名报考的同学有帮助!

    四川专升本

      2024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纲中要求理解 “之、其、于、以、而、则、乃、者、所、焉、且、何、乎、若、为、因、与” 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;理解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意义及用法。2024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点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参考如下。

      2024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点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

      一、【之】

      1.代词

      ⑴ 人称代词

      ① 第三人称——可代人、事、物,译为:“他(们)”、“它(们)”。

      例:A 臣请入,与之同命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B 子孙视之不甚惜。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C 简能而任之,择善而从之。(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

      ② 第一人称(较少见),译为:“我”。

      例:A 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,而公子亲数存之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  ⑵ 指示代词——表近指,译为:“这(种)、这样、这些”。

      例:A 均之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
      C 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D 之二虫又何知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2.助词

      ⑴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译为:“的”。

      例:A 是寡人之过也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B 何必劳神苦思,代下司职,役聪明之耳目,亏无为之大道哉?(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

      ⑵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,不译。

      例:A 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
      B 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?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⑶ 宾语前置标志,不译。

      例:A 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B 夫晋,何厌之有?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⑷ 表明定语后置,不译。

      例:A 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!(《屈原列传》)

      ⑸ 音节助词,不译。

      例:A 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。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
      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3.动词 作谓语(该义项为实词用法),译为:“到、往”。

      例:A 又有剪发杜门,佯狂不知所之者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B 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(《兰亭集序》)

     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二、【为】

      1.动词 作谓语(该义项为实词用法),翻译比较灵活,如:

      ⑴ 做、作

      例:A 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(《过秦论》)

      B 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⑵ 治、治理 例: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⑶ 担任、充当

      例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⑷ 变为、变作 例: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,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⑸ 当作、作为 例: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⑹ 以为、认为 例:此亡秦之续耳,窃为大王不取也!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⑺ 叫做、称为 例: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⑻ 是 例: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⑼ 成为 例: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⑽ 参与 例:子曰:“道不同不相为谋。”(《论语》)

      ⑾ 演奏 例: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关于“以为”、“以……为”:在古汉语中,“以为”一般是两个词,是“以之为”,即“把……当作/做……”的意思(也有例外)。现代汉语“以为”是一个词,即“认为”。以下可自测。

    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②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③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渊以为固。(《过秦论》)

      ④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(《兰亭集序》)

      ⑤乐盘游,则思三驱以为度。(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

      ⑥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。(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)

      2.介词

      ⑴ 介绍涉及的对象,译为:“替、给”。

      例:A 莫辞更坐弹一曲,为君翻作琵琶行。(《琵琶行》)

      B 于是秦王不怿,为一击缶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⑵ 表原因 译为:“因为、因此”。 例:为肥甘不足于口与?轻暖不足于体与?(《孟子》)

      ⑶ 表目的 译为:“为了”。 例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(《货殖列传序》)

      ⑷ 表被动(有时跟“所”结合,构成“为……所”/“为所”) 译为:“被”。

      例:A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,此其所以为我擒也!(《高祖本纪》)

      B 身死国灭,为天下笑。(《过秦论》)

     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?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D 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⑸ “对,向”。例:如姬为公子泣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  3.助词 句末语气助词,表疑问。

      例:A 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何辞为?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为?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    C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?(《屈原列传》)

      4.连词 表假设(较少见) 译为:如、如果 例:秦为知之,必不救也。(《战国策•秦策》)

      三、【焉】

      1.代词

      ⑴ 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之”,译为“他(它)们”;

      例:A 谨食之,时而献焉。(《捕蛇者说》)

      B 犹且从师而问焉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C 去今之墓而葬焉,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⑵ 疑问代词,译为:“哪里”、“什么”、“怎么”;

      例:A 且焉置土石?(《愚公移山》)

      B 不阙秦,将焉取之?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C 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陪邻?(同上)

      2.助词

      ⑴ 表语气(一般用于句末,表陈述语气或疑问语气),译为:“了、呢、啊”。

      例:A 万钟于我何加焉?(《鱼我所欲也》)

      B 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C 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否焉,小学而大遗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D 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(《赤壁赋》)

      ⑵ 形容词词尾,译为:“……的样子/……地”

      例:盘盘焉,囷囷焉,蜂房水涡,矗不知乎几千万落。(《阿房宫赋》)

      3.兼词 相当于“于之”,译为:“于是、于此”。

      例:A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B 风雨兴焉/ 蛟龙生焉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C 五人者,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,激于义而死焉者也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D 置杯焉则胶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四、【与】

      1.介词

      ⑴ 表引入对象,译为:“跟、和、同”。

      例:A 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B 竖子不足与谋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⑵ “替、为”

      例:A 去时里正与裹头。(《兵车行》)

      B 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。(《陈涉世家》)

      ⑶ 表比较,译为:“跟……相比”。

      例:A 吾与徐公孰美。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      B 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⑷ 表处所,译为:“于、在”。

      例:将渡江于中流,要离力微,坐与上风。(《吴越春秋•阖闾列传》)

      2.连词 连接名词结构,译为:“和、同”。

      例: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B 彼与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3.语气词 通“欤”(yú),译为:“吗、吧、啊”。

      例:无乃尔是过与?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    4.动词 作谓语(该义项为实词用法),翻译比较灵活,如:

      ⑴ 亲附、结交

      例:A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。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B 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⑵ 给予 例:则与一生彘肩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⑶ 交往 例:始而相与,久而相信,卒而相亲。(《吕氏春秋》)

      ⑷ 称誉 例: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。(《汉书》)

      ⑸ 等待 例: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⑹ 帮助 例:君之谋过矣,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⑺ 允许、赞许 例: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⑻ 参加、参与 例:蹇叔之子与师。(《左传》)

      关于“孰与”、“与……孰”:均表示比较与选择,译为:“跟……比较,哪一个……”。以下可自测。

      ①谓其妻曰:“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”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      ②沛公曰:“孰与君少长?”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④吾与徐公孰美。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      五、【则】

      1.连词

      ⑴ 表承接,译为:“于是、就、便”。

      例:A 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B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周也无力。(《庄子•逍遥游》)

      ⑵ 对比并用,译为“就”或不译。

      例:A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,以出号令;出则接遇宾客,应对诸侯。(《屈原列传》)

      B 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⑶ 表转折,译为:“却、但是、反倒”。

      例:A 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B 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⑷ 表假设,译为:“那么、就”。 例: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。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
      2.副词 表肯定,译为:“就是”。 例:此则寡人之罪也。(《孟子》)

      3.名词 作宾语(该义项为实词用法),译为:准则、法则(又引申为动词“效法”)。

      例:以身作则(成语)。

      六、【乃】

      1.代词 第二人称,译为:“你、你们的”。

      例: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(陆游《示儿》)

      2.副词

      ⑴ 用在判断句中,起确认作用,可译为“是”、“就是”等。

      例:A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  B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。(同上)

      ⑵ 表意外,译为:“却、竟然、反而”。

      例:A 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(《桃花源记》)

      B 夫赵强而燕弱,……今君乃亡赵走燕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⑶ 表两事顺承,译为:“才”。

      例:A 设九傧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度我至军中,公乃入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C 至于鞭箠之间,乃欲引节,斯不亦远乎!(《报任安书》)

      3.连词 表顺承,译为:“于是、便”。例: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固定用法“无乃……”表猜测,译为“恐怕……”。

      例:A 无乃尔是过与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    B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,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。(《报任安书》)

      七、【其】

      1.代词 分几种情况:

      ⑴ 第三人称代词

      ①作领属性定语,可译为“他的”、“它的”(包括复数“他们的”“它们的”)。

      例:A 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C 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?(《师说》)

      ②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,应译为“他”“它”(包括复数“他们”“它们”)

      例:A 秦王恐其破壁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⑵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,译为“我的”、“我(自己)”或者“你的”、“你”。

      例:A 今肃迎操,操当以肃还付乡党,品其名位,犹不失下曹从事。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

      C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,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

      ⑶ 指示代词

      ①表示远指,可译为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、“那里”。

      例:A 扼腕墓道,发其志士之悲哉!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B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C 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②表示近指,相当于“这”、“这个”、“这些”。

      例:A 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B 其后二年,余久卧病无聊。(《项脊轩志》)

      ③表示“其中的”,后面多为数词。

      例: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(《石钟山记》)

      B 三人行,择其善者而从之。(《论语》)

      2.副词

      ⑴ 加强祈使语气,相当于“可”、“还是”。

      例: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其许寡人!(其:可要)

      B 吾其还也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⑵ 加强揣测语气,相当于“恐怕”、“或许”、“大概”、“可能”。

      例:A 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(《师说》)

      B 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?(《庄暴见孟子》)

      ⑶ 加强反问语气,相当于“难道”、“怎么” 。

      例:A 奔车朽索,其可忽乎?(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

      B 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(《愚公移山》)

      3.连词

      ⑴ 表示选择关系,相当于“是……还是……”

      例:A 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?(《马说》)

      B 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⑵ 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“如果”。

      例:A 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。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    B 沛然下雨,则苗浡然兴之矣。其若是,孰能御之?(《孟子见梁襄王》)

      4.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,可不译。

      例: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(《离骚》)

      八、【若】

      1.动词 译为“像,好像”。

      例:A 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B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。(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)

      2.代词

      ⑴ 表第二人称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你们”,作定语时则译为“你的”。

      例:A 若入前为寿,寿毕,请以剑舞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B 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(《鸿门宴》若属:你们这些)

      C 更若役,复若赋……(《捕蛇者说》你的)

      ⑵ 表近指,相当于“这”“这样”“如此”。

      例:以若所为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(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

      3.连词

      ⑴ 表假设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设”。

      例:A 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C 若不能,何不按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!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⑵ 表选择,相当于“或”、“或者”。

      例:以万人若一郡降者,封万户。(《汉书·高帝纪》)

      ⑶ 至,至于。

      例:若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(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

      关于“若夫”:用在一段话的开头、引起论述的词。近似“要说那”、“像那”的意思。

      例:A 若夫霪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(《岳阳楼记》)

      B 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,彼且恶乎待哉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关于“若何”:译为“怎么样”例:以闲敝邑,若何?(《崤之战》)

      九、【所】

      1.名词 译为“处所,地方”。

      例:A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。(《陈涉世家》)

      B 某所,而母立于兹。(《项脊轩志》)

      2.助词

      ⑴ 放在动词前,同动词组成“所”字结构,表示“所……的人”“所……的事物”“所……的情况”等。

      例:A 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B 过蒙拔擢,宠命优渥,岂敢盘桓,有所希冀(《陈情表》)

      ⑵ “所”和动词结合,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,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。

      例:A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。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

      B 臣所过屠者朱亥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  关于“为……所”:“为”和“所”呼应,组成“为……所……”的格式,表示被动。

      例:A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  B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,重为乡党所笑,以污辱先人(《报任安书》)

      C 吾属今且为所虏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关于“所以”:

      ⑴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、方法或依据,相当于“用来……的方法”“是用来……的”。

      例:A 故择先王之成法,而法其所以为法。(《察今》)

      B 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C 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。(《兰亭集序》)

      ⑵ 表示原因,相当于“……的原因(缘故)”。

      例:A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义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,殆为此也。(《报任安书》)

      C 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关于“所谓”:译为“所说的”。

      例:A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。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      B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关于“所在”:

      ⑴ 到处。例:石之铿然有声音者,所在皆是也。(《石钟山记》)

      ⑵ 所在之处,处所。

      例:A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,且回衙去(《闺塾》)

      B 急趋之,折过墙隅,迷其所在。(《促织》)

      十、【也】

      语气词 有以下用法:

      ⑴ 句末语气词

      ①表示判断语气。

      例:A 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      B 张良曰:“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”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。

      例:A 而文采不表于世也。(《报任安书》)

      B 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。(《阿房宫赋》)

      ③用在句中或句末,表示肯定、感叹的语气。

      例:A 鸣呼!灭六国者六国也,非秦也。族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(《过秦论》)

      B 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④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。

      例:A 公子畏死邪?何泣也?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  B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,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,谁得而族灭也?(《六国论》)

      ⑤用在句末,表示祈使语气。

      例:吾其还也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⑵ 句中语气词,用在句中,表示语气停顿。

      例:A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(《逍遥游》)

      B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关于“……之谓也”“其……之谓也”“其……之谓乎”:译为“说的就是……啊”。

      例: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,我之谓也。(《秋水》)

      关于“也哉”:语气助词连用,为加强语气,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。

      例:A 岂非计久长,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?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

      B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!(《病梅馆记》)

      十一、【于】

      1.介词 该用法较灵活。具体如下:

      ⑴ “在,从,到”

      例:A 乃设九宾礼于庭。(在)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缙绅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计所出。(《指南录后序》)

      C 从径道亡,归璧于赵。(到)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  ⑵ “在……方面”、“从……中”

      例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前一个“于”:从)(《劝学》)

      ⑶ “由于”

      例: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(《进学解》)

      ⑷ “向,对,对于”

      例:A 以其无礼于晋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      B 使人言于项羽曰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C 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,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⑸ “被”

      例:A 君幸于赵王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故内惑于郑袖,外欺于张仪。(《屈原列传》)

      ⑹ “与,跟,同”

      例:A 燕王欲结于君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,以共济世业。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⑺ “比”

      例:A 孔子曰:“苛政猛于虎也。”(《捕蛇者说》)

      B 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后一个“于”:比)(《劝学》)

      2.语气词 通“吁”。例: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。(《氓》)

      关于“于是”

      ⑴ 相当于“于+此”,译为“在这时、在这种情况下、对此、从此、因此”等。

      例:A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。(在这时)(《口技》)

      B 吾祖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。(在这种情况下)(《捕蛇者说》)

      C 于是秦王不怿,为一击罅。(对此)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D 于是余有叹焉。(因此)(《游褒禅山记》)

      E 遂墨以葬文公,晋于是始墨。(从此)(《崤之战》)

      ⑵ 连词,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,与现代汉语“于是”相同。

      例:A 吴之民方痛心焉,于是乘其厉声以呵,则噪而相逐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B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质于齐。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

      关于“见……于”:表示被动。

      例:A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(《秋水》)

      B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十二、【者】

      1、助词

      ⑴ 指人、物、事、时、地等,译为:“……的”、“……的(人、东西、事情)”。

      例:A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,亦已众矣!(《五人墓碑记》)

      B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,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⑵ 用在数词后面,译为“……个方面”、“……样东西”、“……件事情”。

      例:A 此数者,用兵之患也。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B 或异于二者之为,何哉?(《岳阳楼记》)

      ⑶ 用作“若”“似”“如”的宾语,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

      例:A 言之,貌若甚戚者。(《捕蛇者说》)

      B 然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者。(《黔之驴》)

      ⑷ 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,相当于“的”。

      例:A 求人可使报秦者,未得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顷之,烟炎张天,人马烧溺死者甚众。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C 客有吹洞箫者。(《赤壁赋》)

      ⑸ 放在主语后面,引出判断,不必译出。

      例:A 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⑹ 用在“今”“昔”等时间词后面,不必译出。

      例:A 近者奉辞伐罪。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B 今者出,未辞也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C 昔者,先王以为东蒙主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    ⑺ 放在分句的句末,引出原因。

      例:A 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!。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义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C 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。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      2.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等。

      例:A 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B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?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C 客何为者?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十三、【而】

      1、连词 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
      ⑴ 表示并列关系。一般不译,有时可译为“又”。

      例:蟹六跪而二螯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⑵ 表示递进关系。可译为“并且”或“而且”。

      例: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⑶ 表示承接关系。可译为“就”,“接着”,或不译。

      例: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发于水上。(《石钟山记》)

      ⑷ 表示转折关系。可译为“但是”,“却”。

      例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⑸ 表示假设关系。可译为“如果”,“假如”。

      例: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,曲在赵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⑹ 表示因果关系,可译为“因而”,“因此”或“所以”。

      例:积善成徳,而神明自得。(《劝学》)

      ⑺ 表示修饰关系,即连接状语,可不译。

      例:我尝终日而思矣……(《劝学》)

      2.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,一般作定语,译为“你的”,偶尔也作主语,译为“你”。

      例:而母立于兹。(《项脊轩志》)

      关于复音虚词“而已”: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罢了”。例: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(《师说》)

      十四、【何】

      1.疑问代词

      ⑴ 单独作谓语,问原因,后面常有语气助词“哉”,“也”等,可以译为“为什么”,“什么原因”。

      例: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      ⑵ 作宾语,主要代处所和事物,可译为“哪里”,“什么”。译时“何”要后置。

      例:大王来何操?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⑶ 作宾语,“何以”即“以何”,介宾短语,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,根据“以”的不同用法,可分别相当于“拿什么”,“凭什么”等。

      例:不然,籍何以至此?(《鸿门宴》)

      2.副词

      ⑴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,常表示反问,可译为“为什么”,“怎么”。

      例:何不按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?(《赤壁之战》)

      ⑵ 用在形容词前,表示程度深,可译为“怎么”,“多么”,“怎么这样”。

      例: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(《伶官传序》)

      关于复音虚词“何如”:常用于疑问句中,表示疑问和诘问,相当于“怎么样”或“什么样”。例:今单车来代之,何如哉?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
        2024年>>【四川专升本报名指导】更多升本疑问可咨询【在线老师】为你解答。

      【结尾】以上是“2024年四川专升本语文考点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”的内容,关注四川专升本考试网(www.scsyx.com)获取专升本常见问题解答、考试大纲、历年真题,加入四川专升本考生交流群,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升本上岸!

    四川专升本尾部图片
    四川专升本声明

    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
    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

    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csyx.com/show-1311-5101-1.html

    点击继续阅读>>

    扫码登录

    扫码关注“四川专升本”微信公众号

   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

    二维码已过期,请重新刷新

    2024年四川专升本便捷服务

    · 温馨提示:由于专升本考试机会一年
    仅此一次,建议广大在校生提前备考。
    专升本考生服务

    添加我们企业微信

    回复关键词,了解更多专升本咨询

    可为您第一时间推送专升本相关资讯